• ATFX市场资讯

首页-atfx市场资讯-正文
ATFX官网:冰与火之歌:英伟达狂飙突进,苹果特斯拉深陷泥潭

美股科技板块的分化从未如此剧烈,一边是英伟达股价如火箭般蹿升,另一边却是苹果市值蒸发3万亿、特斯拉股价腰斩的残酷现实。

2025年3月28日,华尔街交易大厅的屏幕上闪烁着刺眼的红光。苹果股价暴跌2.66%,特斯拉重挫3.51%,英伟达则遭遇更猛烈的抛售潮——单周市值蒸发2200亿美元,一度跌破100美元大关。

这场被称为“科技大屠杀”的暴跌,让七巨头单日蒸发3.6万亿人民币市值。

但仅仅四个月后,市场格局已天翻地覆。英伟达股价从5月的117美元一路狂飙至8月初的173美元上方,而苹果仍在苦苦收复失地,特斯拉则继续在泥潭中挣扎。曾经齐头并进的科技巨头,如今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岔路口。


01 分化裂痕:关税与技术双重冲击波

美股科技巨头的分化首先体现在资本市场的残酷定价上。截至8月初,英伟达股价自5月低点已反弹近50%,交银国际将其目标价上调至175美元并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
而苹果虽在最新财报后短暂上涨,却仍受制于216美元的关键阻力位;特斯拉年内累计暴跌44%,成为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股票。

关税政策的重锤

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成为分化的关键推手。汽车关税升至25% 的决策直接击穿特斯拉的供应链护城河。

其上海工厂贡献全球50%产能,却因关税被迫计提8亿美元损失,甚至导致季度意外亏损。

同样遭受重创的苹果也未能幸免。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中坦言:关税已让公司损失8亿美元,下季度损失可能突破10亿大关。

这些成本如同慢性毒药,侵蚀着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企业利润。

技术护城河的攻防战

英伟达的强势复苏则彰显了技术壁垒的决定性作用。交银国际报告指出,Blackwell架构将贡献近70%的数据中心计算收入,GB300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,预计本季度开始出货。

当苹果的创新光环因iPhone增长乏力而褪色,当特斯拉深陷电动车价格战泥潭,英伟达却在AI芯片领域持续加固技术护城河。

然而风险如影随形。特朗普政府针对AI芯片出口的“无限期许可”新规,曾让英伟达单日市值蒸发1881亿美元,被迫计提55亿美元损失。这条复苏之路布满荆棘。

02 冰火版图:科技与消费的割裂世界

美股的分化远不止于个股层面,更延伸至整个经济版图。据FactSet最新数据,科技和金融板块盈利分别飙升41%和12.8%,而消费品与材料板块却陷入负增长。

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,勾勒出后关税时代美国经济的真实轮廓。

盈利能力的鸿沟

法国兴业银行的调研数据揭示了更残酷的现实:在已公布业绩的标普500公司中,52%的企业利润率出现萎缩。全球量化研究主管Andrew Lapthorne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成本正在上升,但公司尚未将其转嫁给消费者”。

这种压力在消费领域尤为明显。Strategas Securities分析师Ryan Grabinski观察到,汽车、航空和耐用品制造商成为最大受害者,“鉴于它们与关税的直接联系,利润预期下调并不令人意外”。

宏观警报拉响

经济数据正为这种分化提供注脚。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,7月非农就业仅增7.3万人,失业率升至4.2。《金融时报》测算更显示,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骤降至1.1%,不及去年下半年2.9%的一半8

基金管理公司AlphaCore策略师David Stubbs发出警告:“此前由移民增加和财政支出带来的顺风因素已经结束。”当科技巨头靠AI投资抵御寒冬时,消费领域的企业却不得不在寒风中裸露前行。

03 资本变局:从梦想估值到现金为王

市场情绪的转变加速了科技股的分化。高盛数据显示,3月第三周机构净抛售58亿美元科技股,创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。资本正从“梦想估值”转向“现金为王”的务实策略。

流动性虹吸的逆转

曾几何时,七大巨头占据标普500权重达30%,形成强大的流动性虹吸效应。但当领头羊开始跌倒,这种结构反而成为市场拖累。纳斯达克市盈率从42倍高位回落至32倍,宣告了估值泡沫的破裂。

散户与机构的分歧 却达到历史峰值。美国银行数据显示,散户连续19周加仓美股,创2008年来最长买入周期;而对冲基金和专业投资者却在大举撤退。这种对立凸显市场对政策方向的高度不确定。

盈利质量的重估

投资者对盈利质量的审视变得前所未有的严格。据FactSet统计,业绩不及预期的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前后平均下跌5.6%,远超2.4%的五年均值。

这种惩罚性抛售反映了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消失——当鲍威尔警告贸易战可能推高通胀、降息无望时,投资者不再为虚无缥缈的故事买单。

04 未来征途:在动荡中寻找新平衡

随着美国大选临近,政策不确定性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。历史数据显示,8-9月美股往往表现疲弱。在这个敏感的夏季窗口,科技巨头各自祭出突围策略。

技术路线分野

英伟达押注AI算力的战略越发清晰。交银国际已将公司2025年收入预期上调至2102亿美元,其Blackwell架构芯片成为挑战者追赶的技术壁垒。但花旗警告的三大考验——AI芯片出口限制、超大规模客户需求疲软、关税侵蚀利润率——仍是必须跨越的障碍。

特斯拉则孤注一掷转向机器人出租车(robotaxi)革命。分析师预测其股价可能在2025年回升至275-400美元区间,长远看2035年甚至有望达到3600美元。但这种愿景面临监管审批、技术完善和基础设施支持的重重关卡。

供应链重构竞赛

苹果正悄然调整产业链布局。当库克抱怨关税损失时,苹果供应链向东南亚、印度的迁移也在加速。这种重构需要时间,而市场是否会给苹果足够缓冲期仍是未知数。

所有巨头都面临同一个终极拷问:当特朗普的推文能随时引发市场巨震,当传统的股债联动关系被打破,科技企业如何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建立新的竞争平衡?


华尔街的交易屏幕仍在闪烁,但科技股齐涨共跌的时代已一去不返。当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芯片开始出货,当特斯拉的robotaxi在奥斯汀街头测试,当苹果的工程师在库比蒂诺实验室研发避开关税的供应链方案,这些科技巨头正在重塑自己的命运轨迹。

市场分化的本质,是对未来技术话语权的押注。投资人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显示:在AI主导的新世界里,算力正在超越硬件和生态,成为科技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。